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决策部署及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暑假期间,三味书院青春代“言”人推普实践队赴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黄店镇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行动。
团队创新探索“语言+文化+产业”融合模式,通过“精准调研-创新宣传-分层教学”三阶递进方式,为乡村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面向中老年群体,实践队采取点面结合的调研方式,通过问卷与访谈深入把握普通话使用情况,了解中老年群体普通话需求清单。随后组织开展推普纳凉晚会与观影活动,结合互动问答,增强大家对普通话的认同。针对青少年群体,团队推出“1+5”推普课程,由一位志愿者带领五名学生有针对性开展推普活动。成员精心设计非遗快板推普课,带领孩子们创编《推普三字经》,在传统艺术中锻炼发音与表达能力。团队还引入AI平台和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等数字技术资源,以科学化、可视化、即时反馈的方式,精准高效地帮助孩子们改善发音问题。

在农业领域,实践队联合定陶花香食品有限公司在黄店镇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电商直播培训,邀请电商经理邵明阳讲授实战技巧。队员深入玫瑰加工车间,用普通话直播推广“零添加玫瑰花酱”“晨露鲜花饼”等特色产品,推动普通话成为助农“新农具”。在国华种植基地,志愿者与农户一同劳作,在种苗移栽、作物管理等环节推广普通话交流,传播现代农业知识;在尚谷庄园与西台集退役服务中心广场,志愿者搭建“移动讲台”,围绕“水肥一体化”“温控调节”等现代农业术语开展普通话教学,通过互动纠音让标准农技术语扎根田间。
在文化传承方面,实践队走进定陶区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跟随传承人学习皮影制作与表演,曹州绳编“看花听鸟”的独特技法以及“两夹弦”唱腔。学习过程中,队员们用普通话为皮影戏配音讲解,阐释绳编工艺流程与文化内涵,记录唱词、解读旋律,搭建了非遗传播的桥梁。

此次实践通过电商直播、田间课堂、非遗活化等多维探索,切实提升了村民的普通话应用能力与文化自信。未来,团队将持续完善长效机制,拓展语言服务在乡村教育、文旅融合、科技传播等领域的深度应用,让普通话成为联通城乡发展的“语言桥梁”和开启乡村振兴之门的“金钥匙”,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供稿审核人:王广勇
编辑:耿旭慧
审核:何述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