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山东济南经十东路23000号

 电话:0531-66772079

本栏点击排行
当前位置:a 首页 >> 创业项目 >> 汽车医院 >> 本站新闻 >> 正文
为什么他没毕业就拿到了58同城投资
2015/11/03 17:42:01 点击: 

为什么他没毕业就拿到了58同城投资

本文为《实力派90后创业者的干货之谈》系列文章(二)

大学生创业一直以来都是颇具争议性的话题,因为作为没踏出过校门、没闯荡过社会就出来创业的大学生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事儿不靠谱、太稚嫩、想当然。但在美国,大学生创业并非是一件不靠谱的事儿,大家都认为很正常,像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等都是大学没毕业就创业的典范,当然,这与美国教育从善社会实践有很大的关系,所以美国大学生的实践水平远高于国内,他们在大学就可以算是一个成熟的创业者,而中国大学生至少毕业三年之后,才能算是个相对合格的创业者。

在国内,我们通常所说的大学生创业不靠谱,其实指的是那些没有创业、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或刚毕业的应届生,由于他们从小到大都是呆在学校,没有接触过社会,不知人间冷暖,不懂管理、市场、财务或人情世故等基本的创业要素,遇到困难容易退缩,难以坚持,所以最后很容易以失败告终。如果在大学或大学之前你就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那我不觉得创业对你来说是一件不靠谱的事儿,反而它会是你人生一次新的起点。

所以你也就明白为什么有些大学生大学还没毕业就拿到了风投,并且身价上千万、甚至上亿,比如礼物说温城辉、伯小乐的赵朋来等,他们的社会实践经验相对都是比较丰富和成熟的,他们一上大一就开始创业,或休学在大公司实习磨练,到了大三、大四项目就获得了融资。有人说他们只是幸运和偶然而已,但真的是偶然吗?不完全是,温城辉高中就开始发行杂志挣钱了,大学卖明信片挣得人生的第二桶金100万元,这100万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和所收获的阅历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赵朋来,经历了两次高考,如果在经历一次,应该可与马云俞敏洪称兄道弟了,他也是大一就开始创业了,大二直接休学去百度实习,大四就拿到了58同城的战略投资,所以拥有如此丰富的经历,在大四拿到风投其实并不意外,更非偶然。

对于一个大二就拿到百度Offer,大四拿到58同城战略投资的传奇人物,相信创业者们对他创业背后的故事颇挺感兴趣,所以本着分享的精神,上周四晚上我跟朋来约在华南理工大学门口的小餐馆里吃着宵夜、喝着啤酒聊了接近两个小时,目的当然是压榨点干货出来,以下就是我们的聊天记录,希望能给创业途中的你一些创业的思路和启发。

郑剑波:你觉得你跟一般创业者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呢?

赵朋来:我觉得我跟一般创业者最大的不同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是,作为一名创业者,我一直都处于没有准备好的状态,可能其他一些创业者出来创业的时候,都有一定工作、创业经验、人脉圈子,觉得自己是一个相对准备好的状态,特别是想拿风投的创业者,对于管理、财务、技术、产品一定是要略懂的,但我除了产品和技术相对熟悉之外,其他基本不懂。

所以这就导致了我每次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总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准备好,也总是暗示自己应该出去再工作两三年,这样似乎我才能过我内心的那道坎、说服自己。但没过几天,新机会来临的时候,我又马上抓住了这次机会,不去纠结过去,继续往前走,就比如进了群英会后,遇到姚劲波,立马抓住了这个机会,向他阐述了我的项目和想法,并且拿到了58同城的战略投资。

这里面有运气的成分、也有自己的努力,之前做的第二个项目叫做来霸笔,当时产品demo出来后,兼职的同事就不过来孵化器了,就只有我一个人成了全职,然后又去找投资人,每天都过得特别焦虑,总是觉得我还没准备好,但是后来凭借来霸笔这个项目进入了群英会,遇到姚劲波,才有了后来的战略投资,后来在反思:首先,这事儿能成,源自于前期我对产品、技术的严格把控和对行业痛点的深度思考;其次作为年轻人,其实没准备好,本身就是一个在准备的过程,只要你能坚持,抓住项目的核心要素,机会总是会来临的。

这也是我想分享给各位创业者的,即使前期你对团队管理、市场、营销、财务、法务啥的都没有成型的概念,但是你懂核心产品和技术,然后快速将产品做出来,其他的则可以慢慢去学,毕竟前期每个创业者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都是不一样的。创业跟唐僧去西天取经是一样道理,唐僧准备去西天取经时也是独自一人,没有团队,但是在取经的路途中遇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师弟,所以在这个过程中组建了一个完整的团队。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唐僧等到团队组建完成了才去取经的话,可能一辈子都取不成。

二是,可能很多创业者在开始准备做项目、写BP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这个项目的市场有多大,比如招聘是个千亿市场、美食是个万亿市场等等,但是作为产品经理出身和在校大学生,我从来没有去了解在线招聘这个市场有多大,我更关注这个项目、产品本身能解决什么问题、能给行业、用户带来哪些便利、哪些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可以砍掉,这是我真正关注的。然而,当你向投资人阐述项目的时候,他们对每个行业的市场大小是非常了解的,他们更看重的是你这个人和项目的方向,所以创业初期的关注点可能也是跟一般创业不同的地方。

郑剑波:你怎么评价现在国内的创业环境?

赵朋来:现在国内的创业环境与过去相比一定是好很多的,不管是软件、硬件还是创业者的容错能力,都有很大的进步。

第一,资本的支持力度更大了,在2011年,我准备想做点事情的时候,我一人独自来到了北京中关村,那时候找天使你都不知道找谁去,只能去微博搜索天使投资,展示出来的天使投资人一个个关注,然后私信,阐述自己的创业想法,很多根本就不会理你,这是2011年中关村或国内的创业现状。

现在就不一样了,除了天使投资还有政府创业扶持基金、银行创业无息贷款、学校创业基金等等,所以只要你的项目足够好,你是不用怕找不到投资机构,不怕找不到资金的。

第二,创业团队组建成本降低,现在有很多平台都在做创业合作伙伴的对接工作,像北京的小饭桌,他们就是把那些正在创业或潜在创业者聚集在一个社群里,比如我是一个创业者,你是某个公司里的员工,也有出来创业的想法,然后在这个社群圈子里学习两三天后,你就有可能加入了他们的团队,其实有很多人都是这样把团队组建起来的。

当然,还有很多帮助中小互联网创业公司招聘的,也在针对性的解决创业公司的团队问题,所以团队组建成本也降低了。

第三,有了钱和团队后,针对创业者的学习、培训也有很多,比如群英会,这真的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公益性质的平台,每期有40个成员,然后配对40个大咖导师,也就是所谓的一对一辅导,进入群英会的2/3成员基本都能拿到投资,在过去不可能会有这样的机会。

特别是作为草根创业者,在没有资源、没有背景也没有资金的情况下,如何脱颖而出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是现在通过项目比赛的方式就可以让你有机会接触到行业大咖,他们给你的一句忠告可能就胜读十年书了或孤军奋战十余年,这对大幅度提升创业者自身的创业素养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四,创业者的容错能力增强了,以前可能大家会觉得创业失败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怕失败了被人瞧不起、没脸见人,被扣上失败者的称号等等,但现在大家对创业失败看得非常淡了,失败就失败,大不了重新再来呗。创业本来就是九死一生的事儿,不能容忍错误或失败,就不可能会有创新了,如果每个人都在担心做这件事情会失败,那就不会有人着手去做了,不去做你也就不会知道这事儿最终是否能成。其实创业是因为创新才有可能创业成功,所以现在看来,我是觉得创业者的容错能力比之前增强了很多。

第五,软硬件都提升了,从课程的学习培训到公司注册、税务一件代办、众创空间免费提供等,我记得当时作为到中关村创客总部的学生创业团队,对我们开放的工位、网络都是免费的,当时我们占了6个工位,原本一个工位是要1000元的,如果不是创业环境的改善,办公室成本可能就要6000元了,所以政府对创业团队的各种创业支持,让创业公司的运营成本还是减轻了不少。

当然,这也摆脱不了整个环境对创业的热炒和热捧,导致部分创业者心态上的浮躁,我觉得这是不可避免的,有踏实就会有浮躁,是一个相互的关系。我记得九月份有次去找老姚的时候,谈到资本寒冬的事情,他说你放心,资本寒冬也是有好处,这让那些脚踏实地的创业者变得更强;而对于浮躁的公司,一定是活不下去的,资本寒冬最大的好处就像一张过滤网,让浮躁、不靠谱的公司都拿不到融资、活不下去了,而业务真正够硬的,通过资本寒冬会变得更强大,这也是一个波峰和波谷的关系,当你度过波谷时,波峰就将会来临,会迎来全面的春天。

所以整个创业环境还是比较好的,不然我也不可能有哪么快的成长和那么快拿到投资。

郑剑波:我们都知道你通过非常规的方法找到了搜狗搜索的王小川、百度副总裁李明远和美团副总裁王慧文,并且因为你的建议,他们都给了你Special Offer,我们很好奇当时你给他们提出那些建议?后来这些建议是否有落实到位?

赵朋来:其实真正入职的有百度的移动搜索和360搜索,其他的拿到Offer后并没有入职,至于之前给出的建议基本都记不太清楚了,但是给百度的建议还是有些印象的,所以我主要讲一下当时给百度的三个印象比较深刻的建议吧!

建议一,让百度建立文化搜索联盟,因为当时百度文库、音乐、视频大部分都是盗版的,这些在百度滋生起来的网络盗版问题,韩寒等版权所有者经常都会联名去抵制百度的这种行为,在国内,版权问题是一个很诟病的东西。

看到这种行为后,当时我就想,百度是不是应该去做一些洗白自己的事情,比如成立一个文化搜索联盟,由百度发起,联合出版社、版权所有者成立一个文化搜索联盟,一起在网络上去倡导保护版权、使用正版的宣传,尽管很难一下子培养大家付费使用正版的习惯,但是百度作为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他有责任发动大家的力量去倡导使用正版的宣传。

那时候,知识产权、IP提的还比较少,所以作为大一学生能给他们提出这样的建议,还是超乎他们想象的,但是可惜的是文化搜索联盟百度一直都没做。

建议二,将微博结果与百度移动端搜索结果相结合,2012年的时候微博还是比较火的,微博的媒体属性还是比较强的,我之所以会想到这一点也是因为经常遇到这样一个场景而引发的思考,当时我是在河北保定上的大学,从保定到北京、天津的高速都会堵车,因为进城的人太多了,所以堵在高速路上的大部分人会通过发微博、各种吐槽。而当时你在百度搜索高速路的相关信息,是没有实时结果的,但是在微博上搜索就会有很多实时的结果,如果百度移动搜索跟微博的结果对接起来,就可以搜索到高速路上的情况了。

后来百度还是做了这一块的优化,但我不知道是因为我给的建议还是他们的需求指里本来就已经有这个想法。

建议三,智能搜索,比如我在百度上搜索魅族手机,一般有两个动机,一是想了解这台手机,二是想购买这台手机,其实了解这台手机的目的还是购买手机,我相信大部分用户都不是数码或手机发烧友,没有人愿意去了解每一个信息,所以他们了解的每个信息都是为他们购买做决策的。

给百度写了这个建议后,后来百度做了微购,把京东、苏宁等销售该产品的平台与推广、搜索结果结合置顶。我之前提的建议,他们陆续都做了,可能我的建议早就在他们的需求指里面,只是一个学生也提出了这个需求,引起了他们的重视,然后他们从需求指里优先调出来。

我觉得他们能给我Special Offer的原因是,他们觉得这个大学生或应聘者很用心,他会主动去体验产品,找出问题、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至少能说明是有独立思考力和愿意为这个公司付出的,作为在校生或应届生,这种态度和能力是他们更加看重的。

望给予广大青年创业者一些建议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