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我校召开了2025级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会议由城市轨道学院院长张风琴主持。

论证会上,由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青岛地铁运营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尹星,山东交通大工匠、齐鲁首席技师、青岛地铁运营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王继强及济南地铁高级工程师张许组成的专家团队,与城市轨道学院五位专业教研室主任,围绕智慧地铁时代下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深入论证和研讨。
五位专业教研室主任分别从职业定位、课程体系、保障条件等维度系统阐述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点回应了专家初审提出的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人才核心能力构建、智慧运维课程模块设置等关键问题。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方案在对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方面的前瞻性设计,同时针对轨道交通智能化发展新趋势,基于“五金联动”思路,就车-车通信、智能车站等前沿技术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构建“思政引领+数字赋能”双螺旋课程体系、优化专业方向能力图谱、打造智慧运维虚实融合教学平台、建设教学创新团队等意见和建议。

本次企业专家来校问诊把脉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链群同频、多元协同、跨岗复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举措,是进一步落实学校“供需联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生动实践。下一步,城市轨道学院将以此次论证会为契机,认真梳理专家意见,切实把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落到实处,为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化升级培养更多适配的高技能人才。
供稿审核人:张风琴
编辑:耿旭慧
审核:何述荣